污泥厭氧消化主要影響因素
1.溫度、pH值、堿度、有毒物質等是影響消化過程的主要因素。
2.污泥齡與投配率
污泥齡是污泥消化池內的總生物量與消化池每日排出的生物量之比。由于甲烷菌的增殖較慢,對環境條件的變化十分敏感,因此,要獲得穩定的處理效果就需要保持較長的污泥齡。有機物降解程度是污泥齡的函數,而不是進水有機物的函數。消化池的容積設計應按有機負荷污泥齡或消化時間設計。消化時間與投配率互為倒數。
投配率是消化池每天投加新鮮污泥體積占消化池有效容積的百分率。投配率高,消化速度慢,可能造成水化池內脂肪酸積累,使pH值下降,污泥消化不完全,產氣率降低,污泥削減量少;投配率低,污泥消化較完全,產氣率較高,但消化池容積大,基建費用增高。城市污水處理廠污泥中溫消化的投配率以5%-8%為宜,相應的消化時間為12.5-20天。
3.污泥攪拌
攪拌使投加新鮮污泥與池內原有熟污泥迅速、充分混合均勻,溫度、底物濃度、細菌濃度分布均勻一致,可加速消化過程,提高產氣量;可防止污泥分層或形成泥渣層,避免池面結成泥殼;緩沖池內堿度;加速污泥氣的釋放。攪拌的方法一般有:泵加水射器攪拌法;消化氣循環攪拌法和混合攪拌法等。有攪拌設備的消化池,消化時間約10-15天,且產氣量增加30%左右;沒有攪拌設備的消化池,消化時間約需30-60天。
4.營養與C/N比
在厭氧消化池中,要求底物的C/N達到(10-20):1為宜。初次沉淀池污泥C/N約(9.4-10.4):1,比較適宜單獨進行厭氧消化處理;而活性污泥的碳氮比僅約(4.6-5):1,不宜單獨進行消化,應與初沉池污泥混合提高碳氮比。
厭氧顆粒污泥廠家:http://www.coosun.cn
下一篇:環境污染中啤酒廢水處理技術 上一篇:顆粒污泥技術的特點和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