厭氧顆粒污泥形成影響的因素
大家在購買厭氧顆粒污泥時,有沒有考慮過它的生長環境以及形成的因素,下面小編給大家簡單的介紹一下它的形成因素吧。
工業的發展使廢水處理領域面臨越來越多的挑戰,對于我國現在的狀態而言,生物處理工藝應該是一種優先被采納的廢水處理技術。其中,厭氧處理工藝近年來是得到了人們越來越多的關注,厭氧顆粒污泥技術得到了廣泛的研究與應用。
本文采用的是上流式厭氧污泥床反應器(簡稱UASB)接種城市污水處理廠厭氧消化污泥培養出了良好的厭氧顆粒污泥,污泥床內MLSS和MLVSS分別達到62.07g/l和54.88g/l,污泥最大產甲烷速率為525mI(CH4)/(gVSS·d)。 由于顆粒污泥的形成和性質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本文研究培養了溫度、反應器負荷、接種污泥、進水堿度等等的幾種因素對UASB反應器中顆粒污泥形成的影響。研究發現:
(1)厭氧顆粒污泥的形成過程中水力剪切與氣泡攪動起著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負荷比較低的開始階段,產氣攪動對于泥水混合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其它的條件相同的前提下,高的水力負荷和產氣量更有利于形成高活性、高沉降性的顆粒污泥:
(2)使用中溫(35℃)運行反應器中培養的顆粒污泥接種低溫(25℃)運行反應器,雖然溫度有所改變,仍然可以大大縮短反應器的啟動時間;在溫度轉變的過程中,以顆粒狀態存在的厭氧污泥能夠比絮狀厭氧污泥更好的保留生物活性,但是在進一步的培養過程中,顆粒污泥的結構會在一定程度上延緩中溫厭氧菌的淘汰和低溫厭氧菌的增殖:
(3)接種污泥中較高含量的惰性物質,在顆粒污泥的形成過程中能夠起到附著核心的作用,有效地減少活性細菌的流失,對于厭氧顆粒污泥的形成能夠起到積極的作用,穩定反應器性能,保證顆粒污泥較快地順利形成;
(4)保證進水中足夠的堿度對于厭氧顆粒污泥的形成是必要的。雖然實驗證明,對于成熟的顆粒污泥來說,較低的進水堿度不會影響反應器的穩定運行,但是在顆粒污泥的形成階段,足夠的進水堿度是必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