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污染中啤酒廢水處理技術
SBR工藝主體構筑物由SBR反應池組成,SBR反應池的運行操作由進水、反應、沉淀、潷水和待機五個階段組成。
進水期:廢水進入反應池。
反應期:廢水進入反應池中發生生化反應,在這階段可以只混合不曝氣,或既混合又曝氣,使廢水處在反復的好氧—缺氧中,反應期的長短一般由進水水質及所要求的處理程度而定。
沉降期:在此階段反應器內混合液進行固液分離,因該階段在完全靜止條件下進行,表面水力和固體負荷低,沉淀效率高于一般沉淀池的沉淀效率。
排水期:當沉淀階段結束,設置在反應池末端的潷水器開動,將上清液緩緩潷出池外,當池水位降到低水位時停止潷水。
待機期:在每池潷水后完成了一個運行周期,在實際操作中,潷水所需時間往往小于理論最大時間,故潷水完成后兩周期間閑置時間就是待機期,該階段可視廢水的水質、水量和處理要求決定其長短或取消。在此階段可以從反應池排除剩余活性污泥。反應池排出的剩余污泥泥齡長,已基本穩定。
SBR法與其它活性污泥處理技術比較有以下優點:
SBR系統以一組反應池取代了傳統方法及其它變型方法中的初次沉淀池、曝氣池及二次沉淀池,整體結構緊湊簡單,無需復雜的管線傳輸,系統操作簡單且更具有靈活性。
SBR反應池具有調節池均質的作用,可最大限度地承受高峰BOD5濃度及有毒化學物質對系統的影響。
在廢水流量低于設計值時,SBR系統可以調節液位計的設定值使用反應池部分容積,或調節反應時間,從而避免了不必要的電耗。其它生物處理方法則無這樣的功能。
因為對于每個反應單體而言出水是間斷的,在高負荷時活性污泥不會流失,因而可以保持SBR系統在高負荷時的處理效率。而其它的生物處理方法在高流量負荷時經常會出現活性污泥流失的問題。
SBR在固液分離時整體水體接近完全靜止狀態,不會發生短流現象,同時,在沉淀階段整個SBR反應池容積都用于固液分離,較小的活性污泥顆粒都可得到有效的固液分離,因此,SBR的出水質量高于其它的生物處理方法。
易產生污泥膨脹的絲狀細菌在SBR反應池中因反應條件的不斷的循環變化而得到有效的抑制。而污泥膨脹問題是其它活性污泥方法中很常見且很難控制的問題之一。
CASS是利用活性污泥基質再生理論,將生物選擇器與間歇式活性污泥法加以有機結合研究開發的新型高效好氧生物處理技術。
CASS主要具有以下特征:
根據生物選擇性原理,利用位于反應器前端的預反應區作為生物選擇器對進水中有機物進行快速吸附和吸收作用,提高了去除效率增強了系統運行的穩定性;
可變容積的運行提高了系統對水質水量變化的適應性和操作的靈活性;
根據生物反應動力學原理,使廢水在反應器內的流動呈現出整體推流而在不同區域內為完全混合的復雜流態,不僅保證了穩定的處理效果,而且提高了容積利用率;
通過對反應速率的控制,使反應器以缺氧-好氧狀態周期循環運行,微生物種類多,生化作用強,運行費用低;
在好氧條件下,在機物被降解的同時,污水中有機氮被異養菌氧化為氨氮,在供氧充足的條件下,氨氮再被硝化菌氧化成硝態氮,產生的能量用于合成新的硝化菌細胞。在缺氧條件下,反硝化細菌利用NO3-,通過混和液回流到缺氧段,在缺氧條件下,反硝化細菌利用NO3-作為最終電子受體,氧化水中有機物,用于產能和增殖。與此同時,硝酸鹽被異化還原成氮氣,從水中逸出,從而達到除氮的目的。
通過同時硝化/反硝化實現脫氮必須連續測定池子主曝氣區的溶解氧數值,并加以控制調節,在曝氣階段需要不斷調節溶解氧水平,在曝氣開始時,溶解氧控制在較低的水平(約0.2-0.5mgO2/L),直到在曝氣階段結束前,才使溶解氧達到最高水平(約2-3mgO2/L)。
這種運行方式無需如前置反硝化系統那樣需要將硝酸鹽氮從硝化區回流至反硝化區,因此可省去內循環系統,而且在CASS系統中,也不需要單獨設置一個缺氧運行階段以進行反硝化。活性污泥的培養與馴化可歸納為異步培馴法、同步培馴法和接種培馴法。異步培馴法即先培養后馴化;同步法則培養、馴化同時進行或交替進行;接種法則利用**污水處理廠的剩余污泥進行培養馴化。本污水處理廠主要采用接種法,這樣既能提高馴化效果,又能縮短培養馴化的時間,從而縮短調試時間。
該工程工藝調試初期主要從外引進厭氧顆粒污泥、好氧剩余污泥,作為種泥進行培養。同時投加大量的麥麩、尿素等作為調試初期的營養物質,利于污泥的快速生長。
前期UASB反應器采用間歇脈沖進水方式,適當補充高濃度啤酒廢水,提高菌種對啤酒廢水的適應能力。
培養馴化初期在CASS反應池中加入少量的中低濃度廢水進行曝氣,并適當添加營養物質,在培養的過程中逐漸增加進水量,使活性污泥生物群體逐漸適應現有水質狀況,具有較好的生物活性和絮凝性。
下一篇:沒有了 上一篇:污泥厭氧消化主要影響因素